品书网 > 她和他的寻母之旅 > 12 老沙和中医大夫(下)

12 老沙和中医大夫(下)

品书网 www.pinshu.tv,最快更新她和他的寻母之旅 !

    小雪还在床上沉沉睡着,只有老沙和杨柳一起吃晚饭。杨柳做了两个家常菜,西红柿炒鸡蛋和地三鲜,都很下饭。老沙吃到肚皮滚圆,才不好意思地把碗放了下来。

    杨柳没有急着收拾碗筷,她为老沙倒了一杯普洱茶,自语般轻轻询问道:“为什么?为什么会对一个陌生的孩子这么好?”

    老沙啜饮着温热的茶水,沉思片刻,开口答道:“我十六岁时,阿妈放羊时遇到了大雪灾,失踪了。因为一直找不到尸体,四年后我才去派出所申报死亡。阿爸则是在我更小的时候喝醉淹死了。”老沙第一次如此坦白地审视自己的童年,原来寥寥几句就可以说清。他继续说道:“所以我能理解,小雪这种想要寻找妈妈,寻找家的心情。”

    一时间,客厅寂静得只剩下淅淅沥沥的雨声。杨柳扬头向老沙示意了一下门边的卧室,用淡淡地语气讲述道:“那间病房是我为父亲准备的。我们已有十年没见了。高一时,父母离婚,我被判给了母亲。那时起和父亲的联系就少了。之后的某一天,他手机突然停机了。我试了很多方法始终联系不上他,就跑去他家,发现他已经不声不响地已经搬走了。从那以后,我就再也没有我父亲的音信。”

    “半个月前,我突然接到电话,是天津总医院打来的。我这才知道父亲原来去了天津。他得了尿毒症,晚期。我猜,可能是年轻时为了养家在工地上背水泥,伤到了肾。医生说父亲的时日不多了,想再见我一面,希望我能理解。”

    老沙静静望着杨柳平静的脸庞,想起了之前在旅途上遇见的人们,原来每个人活得都不容易,每个人心里都藏有自己的故事。他理解地开口问道:“突然接到这样的电话,一定很震惊吧?”

    “是啊。心情很复杂。”杨柳坦诚地笑了笑,“这么多年没有音信,我其实已做了最坏的打算,想不到还有见面的机会……挂了电话,我立刻动身去天津,见到了爸爸,我们都哭了……我给他讲我和妈妈这些年来的生活,他也大概讲了一下离开之后的经历。呵,印象里他是很高大强壮的,可现在瘦得可怜,大腿只有我胳膊粗……我决定接父亲回家,亲自护理,陪他度过最后的时光。其实,这段时间我过得很混乱:向工作的医院请假、去天津医院办手续、为父亲的到来做准备。每天浑浑噩噩地像在做梦一样。”

    杨柳向椅背靠去,扬头看着饭桌上方的吊灯,叹息道:”说来也巧,我大学是学中医的。中医对于生命的态度,对于天人合一的认知深深影响了我。我见过太多病人躺在医院冰冷的床上,浑身插满管子,维持呼吸和心跳还在的假象。倘若一个人无法避免地走向死亡,我们该做什么能让他以从容尊严地走完最后一段路呢?现有的医疗手段只能勉强延长生命的长度,我却渴望能够延长父亲生命的质量。妈妈五年前去世了,我把她的卧室改成了爸爸的病房。希望他能在我的陪伴下,好好珍惜剩下的时间,坦然迎接死亡的到来。”

    “很多人对中医抱有偏见,觉得中医是糟粕是迷信。我却觉得,中医是归纳法,不是演绎法,无法像西医一样明确地找到药和病之间的逻辑关系。中医和西医并不互斥,只是属于两套两种不同的体系。试图用西医去解释中医,或者用中医去附会西医,都是没有意义。科学的精神便是实证精神,真正信仰科学的人反而不会坚信现有科学是唯一真理。反倒是一些提到中医就喊打喊杀的人,只是借着科学的名号为自己的脸上贴金吧?”

    老沙听不太懂,但他觉得杨柳的话说得很有道理。他点点头,轻轻问道:“你问过爸爸为什么不告而别吗?”

    “没有,我不知道该怎么问,也问不出口。小雪她可真勇敢啊!那么小的孩子,敢去寻找妈妈,直面真相。我要是能有她一半勇气就好了。”杨柳的脸上泛起一丝苦笑:“人啊,就是一种年纪越大,胆子越小的动物吧。”

    老沙把玩着手中已经喝空的茶杯,说道:“我现在的年纪,已经比阿妈去世时还要大了。这么多年了,我一直想问问她。为什么从小那么严厉地对待我?是天生不喜欢做母亲?是恨我流着阿爸的血,还是爱我磨砺我尽快长大?可我没有机会了,她死了,连尸体都不知道在哪儿。现在想来,我其实从没有了解过她。她喜欢吃什么,爱唱什么歌,嫁给阿爸之前有没有爱过的人,这些我都不知道。我只能每年买一个华丽的、她生前舍不得买的毡帽挂在花园里,来纪念她。呵,母子一场,最后能做的却只有这些。真想再多了解她一点儿,真想再能见她一面呐!”

    杨柳出神地盯着老沙,他的眼睛里已涌出泪花。随着旅途的行进,妈妈的含义对于老沙愈发清晰起来。妈妈也是普通人,她会怕黑、怕鬼、怕一切可怕的事物,但有了孩子后,她不得不变身成无畏的战士、万能的超人和孩子的守护神。妈妈,这个平凡的词汇,也有了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。它和苍天、神明、佛祖、上帝一样,是人们惊慌恐惧时,脱口而出的本能呼唤。妈妈是生命的来处,灵魂的归处,是身心永远的软肋和铠甲。

    老沙的情绪有些激动,他做了个深呼吸,说:“有的人小时候受的委屈,到了六十五岁想起来还会流泪;爱了一辈子,却始终说不出一个爱字。我没机会对妈妈说的话,做的事,你和小雪都来得及。”

    杨柳低着头,瓮声瓮气地说:“您早点休息吧。”说完,她径直端起碗盘去了厨房,不再和老沙有任何视线接触。

    老沙有些后悔,自己的话说得太僭越了。杨柳如何看待她父亲,原不原谅当初的伤害,都是她自己的选择,别人本无权置喙。他慢慢起身踱回卧室,小雪依旧睡得很沉。老沙在她旁边静静守了一会儿,也上床去睡了。

    这一觉就睡到了第二天中午。窗外的雨停了,小雪也退烧了,正靠坐在床头,杨柳喂她喝小米粥。小雪的精神看起来不太好,一直在为自己拖累了行程而愧疚。老沙安慰她不用着急,休息几天,等完全复原了再上路。小雪坚持自己的身体没有问题,明天一早就可以再出发。

    杨柳喂完粥,把小雪的一头短发梳得闪亮通顺,给她的双手涂上了橙黄的指甲油。她一边做着这些细碎的琐事,一边轻声细语地劝解小雪。但小雪态度始终坚决,一定要明早就走。老沙见小雪说得恳切,也倒戈了,还提出要给杨柳一些医药食宿的费用。杨柳被这一老一小的固执气得不轻,拉长了脸摔上门,顾自离开了家。

    整座房子里就剩下小雪和老沙两人。老沙让小雪在床上休息。自己去门口把那些东倒西歪的蜀葵扶起来固定好,摘下枯枝败叶,将上面红粉白色的大花都整理好。他的后腰还是很疼,但起码能小幅度地活动了。侍弄好蜀葵后,老沙去厨房把堆在水槽里的脏碗盘洗干净,把屋里的垃圾袋打包好扔进街上的垃圾桶里。当他合上垃圾桶盖时,远远地看到被气走的杨柳从街道尽头走回来了,手里还拎了一个塑料袋。

    杨柳踮起脚尖,向老沙挥挥手,一路跑跳着奔到了老沙面前。她有着男人般粗犷硬朗的面容,神情却是小女孩一样的天真快乐:“刚才我给爸爸打电话,鼓足勇气,问了他不告而别的原因。他说,那时欠了不少钱,要出去躲债,不想拖累我。其实离婚这件事就已经对不起我了。这些年来,他努力把债还清,可以无牵无挂地走了,唯独觉得还亏欠我。”

    老沙笑着点点头,眼睛里满是欣慰。

    杨柳羞赧地低头叹道:“原来他是为了这样的理由才离开我的……其实,那时我已经隐约感到爸爸在经济上很紧张。所以最后一次见到他时,我把自己积攒的五百多块压岁钱给了他。但他很严肃地拒绝了。我还以为这么做伤了他的自尊心,他生我的气,所以才不告而别。原来他没有生气,反而是为了保护我……”

    “真是个傻姑娘,做爸爸的怎么会因为这种事生女儿的气?他,是在气自己啊。”老沙安抚地拍了拍杨柳的背。

    杨柳展露一个大大的笑容:“是啊,我真傻,净胡思乱想了。现在知道了真相,轻松多了。”她将手中的塑料袋递给老沙,说:“这些是基本的常用药,还有你的腰伤药。带着路上用吧。好好照顾自己和小雪,别再勉强身体了。要是愿意,把我爸爸的旧帐篷也带走吧——他原本很喜欢露营。你们带上,下再大的雨也不怕了。”

    老沙颤抖的双手紧紧地和杨柳的手握在一起。千言万语,也表达不出他此时的感激。杨柳顺势给了老沙一个结实的拥抱,在他耳边轻轻说:“不要再说给钱这样的混账话了——你们,是我朋友。”

    第二天清晨,老沙和小雪一起蹑手蹑脚地走出卧室。他们没有上楼向杨柳辞行,他们都不擅长告别,怕当着杨柳的面哭出声来。杨柳爸爸的帐篷已经被打包成长背包,就放在屋门边。老沙拿上帐篷,小雪把原本编给妈妈的干枝梅花环,挂在了屋门上。除了妈妈,杨柳可是第一个给她梳头发的人。老沙环视一下空旷的客厅,轻轻关好屋门,生怕把杨柳吵醒。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儿,她和她慷慨的馈赠将永远被老沙和小雪珍藏于心。

    当老沙和小雪出门时,杨柳其实站在二楼卧室的窗户前,目送他们离开。前天她就是在这里,看到了摔倒在雨中的老沙。杨柳知道自己作为大夫,应该追出去,把他们劝回来。老沙的腰伤根本没痊愈,小雪也应该再休养几天。可她眼睁睁看着他们走在曾经摔倒的那条路上,继续他们未完的旅程。杨柳伸长脖子,把脸死死地贴在冰凉的玻璃上,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窗框尽头。她会永远记得老沙和小雪对她的馈赠,这比起她给予他们的,还要多得多。

    良久,杨柳把脸从玻璃上移开,缓缓向楼下走去。她也该收拾一下,启程去把爸爸接回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