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书网 > 六零之本想做咸鱼,结果成了青铜 > 第23章 医院

第23章 医院

作者:生活进行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品书网 www.pinshu.tv,最快更新六零之本想做咸鱼,结果成了青铜 !

    一想到杨老汉肯定是要去找门路卖野山参,说不定也会去黑市。

    在原主的记忆里,现在的黑市管理的还不是很严。

    上面的人总不能让这些人饿死吧!所以对待黑市会睁个眼闭个眼,只要不是大批量的倒卖粮食,基本上真没什么事儿。

    所以杨绣枝打算到时候带上小满这个福娃娃跟着杨老汉一起去。

    于是又在家里整理了一下在这里可以出手的东西,就又重新回到了炕上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大早天刚亮,一家人就都起来了。

    杨绣枝没打算今天就退房,所以把三个背篓都留在房间里,还跟服务员提前打了一声招呼。

    一家人的早饭自然还是在国营饭店里解决,昨天大家都吃得太饱,所以早饭一人只吃了一碗白面条。

    杨绣枝担心杨老汉父子俩一碗面条吃不饱,又给一人买了一个拳头大的二合面馒头。

    吃完早饭,一家人自然是先去的医院。

    浑江市医院全称是浑江市中心医院。据说始建于一九五九年,虽说这个医院不算大,但是医生的医疗水平还是蛮不错的!

    要不然,当初原主也不会跟着丈夫带着小满来这里看病的。

    虽说小原主最后还是没有能够战胜病魔走了,换成了现在穿越来的小满。

    但是这个年代能治病的药物还是太少了,何况小原主当初是不明原因的高烧不退,最后还是给挂掉的。

    几个人一进医院,才知道来早了,这时医院里的医生才刚上班,现在都在打扫卫生。

    好在这个年代,来医院看病的病人不多,不是这个年代人的身体都好,而是老百姓手里没有钱看不起病。

    杨绣枝先等在挂号窗口,时间太早,没什么人排队。

    很快就给杨老太和小满祖孙俩挂了号,挂号费倒是不贵,一个人只要五分钱,两个人才花一毛钱。

    找到五官科,杨绣枝先把挂号单子放在桌子上,几个人就在外面走廊上等。

    来医院看眼睛的人就更少了,因为大家都跟杨老太当初想的一样,认为眼睛看不见都是小毛病。

    认为既不耽误吃喝,又死不了人,所以根本就不重视。

    杨绣枝觉得,关键还是一个穷字给闹的!

    很快医生喊道:“萧云英,哪位同志叫萧云英?”

    听到喊声,杨绣枝一时没反应过来,还愣了一下。

    老杨头和杨志刚是最先反应过来,于是急忙回道:“在,在这,来了!”

    还好,杨绣枝也很快就想起来杨老太的大名就叫萧云英。

    老父子俩带杨老太进去看病的时候,杨绣枝跟杨志刚悄悄的小声说了一声,就背着小满去找上次给小满看病的那个宋主任去了。

    试问在这个年代有哪一个医生对病人不是真的做到尽职尽责的?

    因为这个年代医院里医生们的觉悟都很高;是真的非常敬业;真正能够做到救死扶伤;真正的是在为人民服务。

    所以杨老太这里有父子俩跟着,杨绣枝没有什么好不放心的!

    还是赶紧看完病,好找地方卖人参,东西放在自己这里,总是让人有些提心吊胆的。

    今天的运气真不错,杨绣枝找到儿科,宋主任今天正好当班。

    看到杨绣枝背着小满走进来,宋主任立马热情的开口招呼道:“杨妹子,你来了?呦,小满今天可精神多了,看样子这是退烧了。”

    杨绣枝忙笑着回道:“这还得谢谢宋主任您,小满是退烧了,就是精神头不怎么好,所以还得麻烦您再给看看。”

    宋主任微笑着回道:“能退烧就好!身体完全恢复得有个过程,看她这精神头,应该问题不大。

    来,杨妹子你先坐下,我来给孩子看看。”

    接着宋主任拿了一个压舌板说道:“来,小满,乖孩子,张嘴,对,张大嘴巴,啊!对,好孩子……嗯!还好,扁桃体已经没炎症了……”

    接着又用听诊器给小满听了心脏和肺部好一会儿。

    最后检查结果跟杨绣枝猜测的差不多,小满占用了小原主的身体,不仅高烧退了,病也全好了,就是有些营养不良,现在的身体还需要时间慢慢恢复。

    检查完,宋主任放下听诊器,什么药都没有给开。

    只是开口叮嘱道:“杨妹子,没什么大毛病,就是有些发育不良,你平时多给孩子吃些有营养的东西,像牛奶,鸡蛋什么的有营养的东西都可以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宋主任想起来杨绣枝是住在乡下,哪里有门路能弄到牛奶和奶粉这种紧俏物资。

    于是就说道:“这样吧!你今天来也算是来得巧,药房前天才刚到一批奶粉和麦乳精。

    我今天给小满开了一袋奶粉和一袋麦乳精,你现在就拿着单子赶紧去药房买,这两样东西都特别紧俏,去晚了我担心卖完了。”

    杨绣枝拿到药单子的时候,还有些没明白什么意思?

    这个年代的医院居然还卖奶粉和麦乳精?

    不过,杨绣枝也没有多纠结,只是急忙开口问道:“宋主任,我家住在抚松,来一趟不容易,您能不能多给开两袋奶粉?”

    宋主任叹了一口气回道:“杨妹子,不是我不愿意给你多开,关键是奶粉这东西现在特别紧俏,我担心一次开多了,药房不会卖给你。”

    话虽是这么说,但是宋主任还是提笔把单子上的一都改成了二,就是两袋奶粉,两罐麦乳精。

    杨绣枝谢过宋主任后,担心去晚了奶粉真卖完了,于是立马背着小满飞快的跑去医院拿药的窗口。

    正好看到杨志刚也在窗口排队拿药,杨绣枝赶紧跑过去拿过他手里的药单子就问道:“志刚,你们看完了?把单子给我,娘的眼睛严重吗?医生是怎么说的?”

    杨志刚本来是被吓了一跳,准备伸手把药单子再抢过来,一看是杨绣枝就住了手。

    于是就回道:“医生说,娘的眼睛是感染什么菌,这不,还开了眼药水。

    还说要注意人卫生,洗脸毛巾要经常消毒,一家人的洗脸毛巾还要分开用,手也勤洗勤消毒,毛巾要经常用热水煮,多晒太阳,总之是说了一大堆。

    大姐,你说,咱娘就够爱干净的,她眼睛咋会感染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