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书网 > 盛唐最强太子 > 第13章 参加诗会

第13章 参加诗会

品书网 www.pinshu.tv,最快更新盛唐最强太子 !

    周围的侍卫和宋之问也愣住了,这是怎么回事,杨大人怎么会下跪?

    "杨大人,您这是?"

    宋之问满脸困惑。

    "起来吧,公子我没怪你。"

    李杰走到杨桐面前,盯着他,不想此刻暴露身份。

    "谢公子。"

    杨桐是个机敏之人,太子的身份都没透露,若自己泄露了,恐怕明天就没法去太子府了。

    "公、公子?"

    宋之问依旧一脸困惑,这人物何等尊贵,连太子府的詹事见了都要行礼,恐怕是哪个王室子弟吧。

    “怎么样,我们还能进去吗?”

    李杰询问宋之问。

    “可、可以的。”

    宋之问哪还敢阻挠,瞧瞧杨桐都向李杰屈膝,这人的身份恐怕远超宋之问。

    “大人饶命,大人饶命。”

    侍卫们纷纷跪地求饶,他们明白自己惹上了大麻烦,转而又怨恨地瞪着宋之问,若非他捣乱,怎会有今日之事。

    “公子,这些人该如何处置?”

    杨桐在李杰身旁问道。

    “如何处置?全该处决。”

    高延福怒视宋之问。

    宋之问吓得一哆嗦,跟着侍卫们跪下。

    “小高,别那么冲动,动不动就要杀人,我们是文人,不能做这种事。”

    李杰淡然地说着,宋之问和侍卫们如逢甘霖,这位公子显然好说话多了。

    “哼,算你们走运。”

    高延福在一旁冷哼。

    “罢了,杀就免了,杨桐,你安排一下,把他们关起来,终身监禁吧,哦,对,终身监禁就是无期徒刑,这辈子都别想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李杰说着,宋之问和侍卫们起初还暗自庆幸,但听到终身监禁,脸色瞬间煞白。

    “是,公子。”

    杨桐连忙应声,只要能让太子高兴,做什么都行,他的太子府职位也算保住了。

    “杨大人,饶命啊,杨大人,饶命啊。”

    宋之问和侍卫们急切地求饶。

    杨桐根本不予理睬,自己得罪了何方神圣都不知道,救得了你们吗,等太子大赦天下再说吧。

    李杰继续走进梨花园。

    梨花园颇有苏州园林的韵味,门口一块太湖石遮挡了园内的景致,花草树木蜿蜒曲折,形成几条小径。

    “杨桐,你去忙你的吧,我们自己随便逛逛。”

    李杰对杨桐说。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,这怎么行,您今日驾临,怎能不主持我们的诗会呢?”

    “不必了,低调些,我只是来凑个热闹,你忙你的,我和小高自己随便看看。”

    李杰觉得让杨桐陪同没什么意思,有他在,就不会有宋之问这类人出现,那还有什么乐趣。

    杨桐无奈,既然太子让他走,他也不好意思再赖着不走。

    杨桐一离开,李杰便带着高延福开始在梨花园中游览。

    “公子,你看那边人很多,应该是今晚诗会的地点。”

    “嗯,刚才我看杨桐也是往那边去,应该没错。”

    “公子,我们要不要过去瞧瞧?”

    高延福询问李杰,那处地方灯笼簇拥,人群熙攘,且摆满了座椅,显然众人皆聚集在那里。

    "好的,过去瞧瞧。"

    李杰应允,他还没体验过古代的诗词盛会呢。

    两人抵达现场,选择了一个角落里的不起眼座位。

    这时,一位老者步入人群。

    "杜老。"

    "杜老驾到。"

    有人喊道,原来是文坛赫赫有名的杜审言。

    此次诗会由杜审言评判各才子的诗作,其权威毋庸置疑。

    "老朽今日受杨大人之邀,有幸参与此诗会,届时还望各位才俊不吝赐教,为我大唐增光添彩。"

    杜审言向众人拱手致意。

    "嗯,说的还算得体。"

    高延福在李杰耳边低语。

    "哼,什么宵小之辈,连杜老都不尊称,竟还在背后指手画脚。"

    一旁的少年闻言,不屑地嗤笑。

    李杰和高延福看去,此人约莫二十出头,比杨桐年轻些,模样还有点相似。

    "嘿,这家伙跟杨桐还真有几分相像。"

    高延福评论道,李杰也点头认同,确实很像。

    "你们居然敢直呼我堂兄的名字?"

    此人正是杨桐的堂弟,杨神让。

    "原来是杨桐的堂弟。"

    李杰说道,难怪二人颇有几分神似。

    "竟然,竟然,你们居然毫不避忌,好啊,待会我就告诉我堂兄。"

    李杰和高延福一笑置之,杨桐在太子殿下面前什么都不是。

    李杰并未与杨神让计较,此时已有人送上纸笔墨砚,邀请众才子赋诗一首。

    "看你们这架势,居然还会作诗,哼,真是可笑。"

    杨神让坐在李杰身旁,见他也打算写诗,不禁冷笑。

    李杰根本不理睬这如苍蝇般烦人的家伙。

    "小高,为公子我研磨。"

    李杰吩咐,高延福立刻上前准备。

    李杰握起毛笔,他前世就热爱这种文化,因此运用起来得心应手。

    他构思了一首词,恰好是关于七夕的,提笔挥毫: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河悄然横渡。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超越世间无数。柔情如水,良辰如梦,怎忍回顾鹊桥归途!两情若是长久时,又岂在乎朝朝暮暮。

    李杰写完,一旁的高延福惊呆了,太子殿下何时变得如此才华横溢,竟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词句,以前竟未察觉。

    "发什么呆,拿上去吧。"

    "是。"

    高延福回过神来,连忙收起李杰的诗作。

    "别以为会写字就能写出好诗,待会儿写得不好,杜老一样会丢下来。"

    杨神让在一旁说道。

    李杰轻酌一口陈年佳酿,这流传千年的美酒,若是不佳,只怕世人皆醉。

    果然如此。

    “这,这是何人笔墨?”

    杜审言望见这首词,顿时怔住,直勾勾地看向高延福询问。

    “家公子所作。”

    高延福自豪地指向李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