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书网 > 大秦:穿越大秦,始皇封我为国师 > 第26章 亩产一万

第26章 亩产一万

品书网 www.pinshu.tv,最快更新大秦:穿越大秦,始皇封我为国师 !

    秦王嬴政有些失望。

    食材倒是可以送,可是这食谱该怎么送呢,他又写不来秦国小篆,难道录制一个视频吗?这不得吓死御膳房厨子。

    傅业清突然灵光一闪。

    我不会小篆,可是政哥会啊!我只要口述,政哥翻译不就成了吗?

    想到这,傅业清安慰道:“大王不必失望,等天下一统之后,老朽再送昆仑山食材和食谱。”

    秦王嬴政闻言,以后还能吃到美食,就没那么失望了。

    先生说得对,现在还不是享受之时,等天下一统,再享受也不迟。

    傅业清想起红薯苗,咳嗽一声道:“大王,老朽有一物,可让秦国百姓不再有饥荒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秦王嬴政起先是一脸不可思议,随后心中狂喜。

    天底下要是真有此物,那可真是天佑大秦,天佑苍生,天佑寡人。

    要知道在这不管是平民还是贵族,吃饭都只能吃两餐的时代,怎么能叫他不激动呢。

    秦王嬴政收好情绪。

    “先生,请问是何物?”

    “大王稍等。”

    傅业清下楼去堂屋储物间抱起红薯苗,左右张望一番,随后悄悄往楼上走,样子像极了做贼。

    红薯苗被抱到二楼房间,傅业清发现自家老妈没有跟上来,长出一口气。

    傅业清反锁房门,拿着一根红薯苗,走到冰箱近前,把红薯苗放到秦王嬴政王案上。

    得,还有一桌子盘子没有收拾,傅业清不想耽搁时间,也就没有叫秦王喊人来收拾,随便找了一个空处放下。

    “大王,看见王案上面的物品了吗?”

    秦王嬴政也发现王案上那绿油油的物品。

    拾起在眼前打量了一番问道。

    “先生,是这个物品吗?”

    “没错,此物叫红薯苗,一年可以栽种两季,春季与夏季,春季4月中旬栽种即可,夏季六月中旬栽种。”

    “春季亩产高达两万斤,夏季亩产可达一万斤。”

    傅业清想了一下,还是说保守一点,依照秦国现在土地情况,肯定达不到现代这么高产,如果到时候没达到高产,政哥还认为他在吹牛。

    秦王嬴政听见这产量,差点一口气没上来,恍若在梦中。

    亩产两万斤,额滴个乖乖,寡人不是在做梦吧,一年还能种两季,要是有亩产500斤粮食的大秦田地,寡人都得设祭台感谢上苍。

    好家伙,这一下来两万斤,寡人怎么那么不信呢。

    秦王嬴政还暗自掐了一下自己大腿,看是不是做梦。

    有痛感,还好寡人不是在做梦。

    “先生这个该如何栽种?”

    傅业清把红薯栽种方法一一叙述一遍,没有任何遗漏,就连有几种吃法都说了出来,秦王嬴政当翻译,毛笔在竹简上不停挥舞,很快形成一卷卷文字。

    “先生,请问有多少红薯育苗?”秦王嬴政书写完毕,翻了翻手腕说道。

    “老朽这里没有多少?大王可先在关中地区栽种,收获后培育红薯苗,等不缺时在全国推广。”

    “先生言之有理。”

    秦王嬴政起身拱手一揖,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是几次为傅业清行礼了。

    虽然身为君王不能随意行礼,但是在寡人心中,先生当得寡人行礼。

    “寡人还是一事,请问先生,此物从何而来?”

    傅业清回想了一下,这红薯发源地好像是美洲,然后是明朝后期西班牙殖民者传入吕宋,也就是现在的菲律宾。

    明朝有个叫陈振龙的去吕宋看见这红薯高产,适应力强后,就带回中国福建栽种。

    “大王此乃天机,暂不可泄露,等时机成熟老朽自然会告诉大王。”

    傅业清则想,战国时期的菲律宾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呢?或许还是一群原始人,衣不蔽体的在岛上叽里呱啦说着话。

    不过没关系,迟早要变成大秦土地,原始人全部消灭干净。

    秦王嬴政闻言,也没有再继续追问。

    听先生这意思,反正这事他迟早会知晓。

    傅业清把红薯苗全部放进咸阳宫偏殿一个角落,随后结束对话。

    秦王嬴政与傅业清结束对话,在殿中大喊一声。

    “赵高。”

    赵高闻声躬身进入。

    “拜见王上。”

    “嗯,去把大田令给寡人宣来。”

    “喏!”赵高退了出去。

    上一任大田令已经被秦王嬴政诛杀,因为廷尉审出,是他和几个秦国贵族合谋掉包大米。

    上一任大田令认为秦王嬴政诏书只是说说而已,然后被几个贵族一鼓动,富贵险中求,咬牙决心干这一票。

    只要发给百姓粮食,就没有人会告状,哪知秦王亲自下去微服巡视,这事就泄露了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儿,新任大田令被赵高带入殿中。

    “臣,拜见王上。”

    “嗯,大田令免礼,寡人今日召你前来,是有一件重要事情,关乎百姓生存问题,不可马虎。”

    秦王嬴政事先警告一番。

    大田令一哆嗦,跪下道:“臣不敢马虎,臣一定实心办事。”

    开玩笑,上一任大田令全族在菜市口的血还没彻底清理干净呢,闻听此言,他能不打哆嗦吗?

    秦王手一指殿中一角,说道: “那里的物品一定要妥善保管,此物稀有,一株也不可少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,寡人这里有几卷竹简,你拿去仔细阅读,上面有栽种之法,寡人亲手所写。”

    秦王嬴政最后一句话说得很重,表示很重视。

    “臣,谨遵王上之令。”大田令磕了一个头,起身朝红薯苗走去。

    “先在咸阳城附近土地栽种,收获后留好育苗,在关中地区栽种,随后推广全国。”

    大田令转身,“喏!王上。”

    “退下吧。”

    秦王嬴政派卫士把这些红薯苗搬去大田令办公地。

    新任大田令抱着几卷竹简走出咸阳宫偏殿,拂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,长出一口气。

    离开咸阳宫后,他迫不及待打开一卷竹简,被产量深深吸引。

    只见竹简上面写道。

    (红薯此物,须提前两月培育,可分春夏两季栽种,春季四旬适宜栽种,亩产160石,夏季六旬适宜栽种,亩产可达80石。)

    大田令是倒吸一口凉气,跟秦王嬴政初听时一个表情。

    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,大秦上等土地亩产最高才三石,这还算丰收年,要是次一点的土地,亩产有一石都阿弥陀佛。

    好家伙,这宝贝直接亩产百石起步,他有点怀疑自家王上,是不是想粮食,想疯了,或者是写错了,但他也不敢问,种了再说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