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书网 > 三国:徐骁镇守小沛,刘备退避 > 第34章 权势能保家,但也能灭家

第34章 权势能保家,但也能灭家

品书网 www.pinshu.tv,最快更新三国:徐骁镇守小沛,刘备退避 !

    陈宫也笑道:“看来袁绍早有野心,只是一直不敢表现出来罢了。有袁绍分担恶 名,州郡内反对的声音会变得更小;袁绍称帝,必然先打许昌!”

    “主公不妨趁着这个机会,南下灭刘表。然后跟袁绍一决高下!”

    徐骁摇了摇头:“公台,刘表虽然号称八骏,但却是虚名无实,只需要一员大将, 就可以震慑刘表;我们的敌人,依旧是曹操和袁绍。”

    “袁绍称帝,跟曹操决裂依旧成了定局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时候,自然是痛打落水狗,去许昌了!”

    “跟曹操这两年的账,也该清算了!”

    斩杀刘备,不给刘备崛起的机会。

    同样,徐骁也要现在斩杀曹操,不给曹操崛起的机会。

    如今徐骁、袁绍和曹操,三方角逐中原。

    徐骁和袁绍实力最强,曹操实力最弱。

    为了避免决战的时候,被曹操坐收渔利,自然是得先将曹操这个最弱的先灭了!

    顿了顿。

    徐骁又道:“公台,子龙可有消息传回?”

    袁绍返回邺城,徐骁难免有些担忧去营救公孙瓒的赵云。

    其实在徐骁见到公孙宝月那最后的白马义从的时候,徐骁就知道,公孙瓒必然坚持 不了多久。

    与其说是在让公孙宝月求援,不如是公孙瓒在托付后事。

    因此。

    徐骁故意将公孙宝月以留质的方式留在了徐州。

    至于三百大雪龙骑和赵云的两千白马义从。

    即便知道公孙瓒救不了,徐骁也得让赵云去救。

    只有让赵云救了公孙瓒,才能真正让赵云效忠!

    这是徐骁的信诺!

    三百大雪龙骑,既是徐骁的信诺,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赵云会意外折损。

    毕竟白马义从虽然是精锐骑兵。

    但白马义从有被先登营击败的先例!

    若是没有大雪龙骑,徐骁还真不敢让赵云独自去救公孙瓒!

    陈宫摇了摇头:“子龙还没有消息传回,但袁绍回到了邺城,想必公孙瓒生存的几 率很小。”

    徐骁微微叹气:“虽然有些遗憾,但这也是无法避免的!”

    顿了顿。

    徐骁传令:“让太史慈坐镇扬州,调回张辽,准备攻略兖州!”

    河内。

    司马氏的族地。

    一处豪华的庄园内。

    两个青年对弈而坐。

    一个是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朗, 一个是司马防的次子司马懿。

    “仲达,前番有徐骁在徐州称帝,立国凉;如今又有袁绍在邺城称帝,立国陈;而 曹操则在许昌拥立汉天子刘协。”

    “三方势力,近期必然有一场大战。”

    “中原之地,只会有一个赢家。”

    “原本我中意许昌曹操,毕竟持天子节令,号令天下,名正而言顺。”

    “但如今的局势,我却看不懂了。”

    “司马氏传承数百年,若是我选择失败,司马氏将遭受灭顶之灾。”

    “难啊!”

    司马懿执黑棋,笑道:““五三零”兄长想要太多,所以烦恼,但如果司马氏不争不 抢,不论谁赢了,司马氏都可以长盛不衰。”

    “不论是袁绍,曹操还是徐骁,在天下未定之前,司马氏只要不出仕,就不会有灾 难。”

    “秦灭汉兴,汉失其鹿。”

    “争得太厉害的家族,几乎都灭了,而低调的家族,则能传承数百年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随他们争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司马朗一愣,旋即无奈笑道:“仲达,你不是族长,自然可以如此潇洒惬意,但我 不能不为家族考虑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不争,随便一介小吏就能将我下狱!”

    “乱世之中,若无权势,就只能任人宰割。”

    司马懿不以为然。

    越是乱世,就越要低调。

    只要低调到没人会将自己当威胁,就可以苟到盛世。

    到了盛世。

    凭借司马氏数百年的传承,出将入相,唾手可得。

    何必在乱世称雄?

    “兄长,权势能保家,但也能灭家。”

    “譬如汝南袁氏,因为袁术的错误判断,不仅袁术兵败身死,汝南袁氏也十去九 空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袁绍在冀州,以旁系延续袁氏一族,曾经的四世三公,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 袁氏一族,早就不复存在了。”

    “袁氏一族前车之鉴,兄长还看不透吗?”

    司马朗难以理解司马懿的想法:“可若如此低调,司马氏如何才能崛起?”

    “倘若某一方定鼎天下,必然会有从龙家族崛起,届时,我司马氏,又算得了什 么?”

    司马懿见司马朗固执己见,岔开话题:“兄长,你认为,谁会是一统中原的最终胜 利者?”

    司马朗沉吟道:“之前,我看好的是曹操,但现在,我认为袁绍比曹操,更有魄力。”

    “我一向认为,袁绍好谋无断,色厉而内荏,徒有贤臣猛将,数十万雄兵,但成不 了大事。但如今袁绍称帝,霸王之姿尽显无遗。”

    “袁绍称帝,必然会攻破许昌,先擒曹操,如今的曹操,天子优势荡然无存,是绝 对打不过袁绍的。”

    “徐骁虽然有传国玉玺,又是第一个称帝的,但徐骁此人,以勇武打天下。”

    “千金之子,坐不垂堂,但徐骁身为主公,每逢战事,却都是冲锋陷阵,身先士 卒,是早夭之相。”

    “再加上。徐骁此人,用人不论出身,糜竺只是一介商人,其妹却成了徐骁的正 妻。”

    “其余文武,也都不是世家贤才,短时间内,徐骁可以倚仗勇武,跟袁绍交锋。”

    “但时间一长,徐骁必然会因为钱粮民意而苦恼。”

    司马朗口中的民意,是世家的民意。

    就如同孙策以武勇打江东,却要被江东世家限制一般。

    在司马朗眼中,徐骁看似强大,但实际上是外强中干。

    一但徐骁有了意外伤亡,凉国境内世家,必反!

    司马朗有理有据,试图说服司马懿。

    虽然司马朗是族长,可以绝对司马氏的未来。

    但司马朗对司马懿的才智很看重。

    只有说服了司马懿,司马朗才会对自己的决定有信心!

    司马懿见司马朗言辞之间,都是对徐骁的蔑视,忍不住提醒。

    “兄长,倘若徐骁,真能百战百胜呢?”

    “你的观点,都是建立在徐骁会因为身先士卒而死亡的基础上0 …… ”

    “认为徐骁只是一介莽夫。”

    “但据我所知,徐骁出道至今,从无败绩!”

    “不论是刘备,吕布,孙策,还是袁术,徐骁从未败过!”

    “甚至于有传闻,那骁勇无双的吕布,都不是徐骁对手!”

    “赢一次,是侥幸;无败绩,就是真本事了!”

    “袁绍虽然这次有称帝的魄力,但一个人不会因为偶然的一次转变,就会改变本 性。”

    “好谋无断,干大事而惜身,袁绍的性格,就注定了不是一个明主。”

    “否则,像荀彧荀攸郭嘉等人,又怎么会舍弃袁绍,转而投效曹操?”

    司马懿顿了顿。

    “兄长,我依旧坚持我的意见。”

    “司马氏一族,韬光养晦,不参与任何一方势力争端。”

    “只等一统天下,司马氏再以正常的出仕方式出世。”

    “只有这样,司马氏才可以再传承几百年!”

    见司马朗还在迟疑,司马懿将白子棋罐递到司马朗手中,笑道:“兄长,既然犹疑 不决,那就对弈一局吧!”

    “反正这也不是一天就能决定的事。”

    “等袁绍真灭了曹操,再决定也不迟!”

    司马朗无奈摇头:“等曹操被灭,哪还有我司马氏出仕的机会啊!”

    “罢了,那就先对弈一局吧!”

    司马懿目光如炬,虽然是在对弈,虽然在劝司马朗韬光养晦。

    但司马懿脑海中,却是再次将袁绍和徐骁两人,进行对比!

    “徐骁麾下,猛将很多,但并没有什么谋臣。”

    “倘若徐骁在武力上被压制,谋略不足以弥补武事,必败无疑。”

    “但,徐骁此人,太过于神秘了。”

    “无敌的八百大雪龙骑,豫州战场上忽然出现的背嵬军,还有彭城天降铜雀台!”

    “莫非这徐骁,真的是天命之子?”

    司马懿渐渐陷入沉思.

    荆州。

    荆襄之地,因为战乱较少, 一向是各地贤士避难的最佳选择。

    鹿门山。

    荆襄名士庞德公躬耕避难的地方。

    刘表再次驾车而来。

    虽然知道庞德公不会出仕,但刘表还是想要试一试。

    如今局势,已经不容刘表再高谈阔论的,在荆州吟诗作赋了。

    徐骁和袁绍先后称帝。

    刘表也感受到了压力。

    此时。

    庞德公的庭院中。

    两个俊朗青年在为某件事而争得面红耳赤。

    “士元,兵法之道,以正为主,奇为辅,袁绍兵精将广,纵然谋士弱于曹操,但袁 绍大势足以弥补谋略的劣势,大兵压境,曹操必败无疑!”

    “孔明!此言差矣!若打仗比拼的是兵多将广,还要我等谋士干什么?若不能以弱 胜强,奇策破敌,妄称谋士。若我是曹操谋士,必定以奇策,先断袁绍粮道,纵然袁绍 有百万大军,也不足为虑!”

    “粮道又岂是能轻易断的?自古以来,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,袁绍又岂能不防备。 兵行险着,是对将士的不负责任,谋士一计失败,可以再升一计;但将士因为计策的失 败,却没有第二条可以活命的机会!我若为袁绍05谋士,必然以正策为主,辅以奇策, 如此一来,防御水泄不通,任你有再多奇策险计,也是无济于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