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书网 > 明朝锦衣卫 > 第二九五章 一次策划

第二九五章 一次策划

品书网 www.pinshu.tv,最快更新明朝锦衣卫 !

    “皇上,有哪些臣下可以效劳的事情,请皇上尽管吩咐。”

    听到左都督空缺多年,敏锐地嗅到了机会的季桓之,立刻向朱翊钧叩首拜道。

    万历皇帝看看他,并没有说什么。

    季桓之伏在地上脸贴着地砖,想了很久,也没弄明白皇帝为什么会有如此长久的沉默。但好在朱翊钧接下来总算说话了,省得他再费心思干揣摩圣意的老本行。

    “你派人盯着方从哲。”朱翊钧说。

    “臣遵命——”季桓之忽觉讶异: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内阁首辅方从哲,是眼下难得的一个——或者说唯一一个不牵扯党派纷争、还愿意出力的高级朝臣了。这样的老黄牛型人物,还要监视他,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吧。

    “你盯着他,”朱翊钧补充说:“别让他跑了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六部官员,统共只有五位,其中户科给事中和兵科给事中还是同一个人,名叫杨涟,因为不兼职真的人手就不够用了。可见朝廷缺官缺到什么程度了。所以朱翊钧很担心方从哲像他的前任叶向高【*】一样不停地要求致仕还乡,方从哲要是跑了,内阁可就没人了。因此,皇帝要求锦衣卫指挥同知季桓之以最直接最原始的办法留住方从哲:那就是看着他。

    十五年过去了。十五年说长不长,说短也不短。足以改变许多人和事物。十五年过去,朝政早已不像当初那般政清人和,一派安定团结的景象了。同样的,仍混迹在朝中的人也变了许多,有的是人变了,有的人也变了。而且变化的不仅仅是原来的年轻人、现在的中年人,有些曾经的中老年人、现在的糟老头子也依然在保持着变化的活力。

    在酉正差一刻的时候,家丁左福要跑的地方都跑过了,回到中书舍人的府邸。

    酉正,通报本府的老爷左光斗回来了。

    左光斗迅速地向家丁左福身后望了一眼,看到他后面还眼着一个人。

    “让他们进来,”左光斗说。

    管家带着庞明星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“老爷,”管家说,“这就是我有幸对你说起过的那个人。”

    庞明星行了礼,那样子完全像一个经常在官宦人家进出的人。

    “你准备替天下百姓尽力吗?”左光斗问。

    “我想我当然愿意,”庞明星说,“我是完完全全的东林党。大人,就像您看到的,我是犯了死罪的。”

    “是由于什么事情?”

    “我从卢受的番子手里抢走了一位锦衣卫镇抚使,当时他们押送他回诏狱,他因为在郑贵妃一派那儿做卧底被察觉才被抓的。”

    “他叫什么名字?”

    “哎!大人一定知道,他是孔定邦孔镇抚使。”

    “啊!对,对!”左光斗说,“我听说过这件事。别人对我说你曾经鼓动全坊市的人起来暴动,是真的吧?”

    “差不多是这样,”庞明星洋洋自得地说。

    “你是做什么行当的?”

    “我在西单开了一家点心铺子。”

    “请向我解释一下你干的这种买卖是与世无争的,你为什么会变得这样好斗呢?”

    “大人身为太子属官,本应潜心辅导太子修学,现在却接见我一个‘暴民’。”

    “说真的,你回答得不错。”左光斗笑着说。

    “大人,我在开点心铺子以前,在北镇抚司当过三年小旗,那时候在季桓之大人手下做事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那位锦衣卫指挥同知呜?”左福问。

    “就是他,大人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别人都说他是坚定的福王一派呀?”

    庞明星“嗯”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你这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“没有什么意思,大人。季大人是个现役锦衣卫,他的职责就是为福王一派、东厂厂公卢受效力,因为卢受付他钱,就像我们这些市民攻击卢受,因为他偷我们的钱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一个聪明的老爷子,我们可以借助你的力量吗?”

    “我相信管家已经对您担保过我是可靠的,”庞明星说。

    “是说过,不过我喜欢亲自听到从你嘴里说出的保证。”

    “您可以依靠我。大人,只要是关于在全城掀起骚乱的事。”

    “正是这回事。你认为你在夜里能够聚集起多少人?”

    “至少七百个人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每个坊都有一个人能像你这样做,那么明天我们就会有一支很强大的军队。”

    “那当然。”

    “你愿意服从孔定邦吗?”

    “我愿意跟随他一直到十八层地狱,这不是口头说说,因为我相信他是能够到十八层地狱里去的。”庞明星不忘戏谑一下。

    “太好啦!”

    “明天根据什么标记来区别朋友和敌人?”

    “我们的人会在头巾上打一个草结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下命令吧。”

    “你要钱用吗?”

    “钱再多也不会坏事,大人。一个人没有钱,也能过得去,一个人有了钱,事情就只会办得又快又好。”

    管家走到一只皮箱跟前,拿出一只钱袋。

    “这儿有五十两银子,”他说,“如果事情办得好明天可以再给你同样这么笔。”

    “这笔钱,我会忠实地向大人报帐的,”庞明星把钱袋夹在腋下,说。

    “这很好,我把厂公交给你了。”

    “请你放心.他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。”

    庞明星走出去了,管家稍稍走在后面一点。

    “大人,你觉得满意吗?”他问。

    “满意,我看这个人是一个挺果断的老头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,他以后会做的比他答应的还要多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太妙了。”

    庞明星走后大约一炷香的时间,仆人又速报贵客到来。

    左福刚将书房门一打开,一个披着斗篷的人就飞奔进去,这是孔定邦。

    “是你!”左光斗伸手指向座椅示意说。

    “左大人终于下定决心了?”孔定邦问。

    “我早就下了决心,”左光斗说。

    “那我们要给卢公公安排一场大戏咯?”

    “是的……我希望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时候开始?”

    “今天晚上拟选剧本,”左光斗说,“可是锣鼓场面要到明天才能准备好。”

    “左大人可以相信我和萧如薰【**】都督同知答应供应我的五十名候补军士,我什么时候需要,他们什么时候来。”

    “五十名军士?”

    “是的;萧都督招收的新兵借给我使用的,因为是候补,所以不算私自调度兵马。当然出了事也和他无关,而这帮够胆子的汉子也不怕死。等到大喜的日子结束,如果人缺少了,我会替他补足。”

    “很好,孔镇抚;不过还不止这一些事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什么事呀?”孔定邦微笑着说。

    “你把成国公弄到什么地方去了?”

    “他在顺义,他等收到我的信以后才回京师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给他写信,时候来了”

    “您对您做的事情有把握吗?”出于职业性的谨慎,孔定邦如是问道。

    “有,不过他得赶紧回来,因为只要京师的百姓一起来造反,我们就会有十位国公而不是一位想扮演秩序者的角色。如果他来迟了一步,他会发现位子早被人占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可不可以用大人您的名义通知他?”孔定邦一如过去那样机警。

    左光斗沉默稍许,点点头:“完全可以。”

    【*】叶向高(1559年9月1日-1627年10月7日),字进卿,号台山,晚号福庐山人。福建福州府福清(今福建福清)人。明朝大臣、政治家,万历、天启年间两度出任内阁辅臣。 万历十一年(1583年)中进士,授职庶吉士,随后提升为编修。后历任南京国子监司业、左中允。万历二十六年(1598年),升为左庶子。次年,因上疏请罢矿税、撤矿税监,被沈一贯排挤出京,转任南京礼部右侍郎。万历三十五年(1607年),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。万历三十六年(1608年),朱赓、于慎行先后去世,王锡爵拒绝入阁,李廷机又闭门不理事,阁务仅靠叶向高一人主持达七年之久,时人称其为“独相”。万历四十二年(1614年),叶向高连上六十二道奏疏请求辞职,终于获准。天启元年(1621年),叶向高二度入阁为首辅。由于阉党势力过于强大,叶向高不甘受误国之骂名,又连上六十七道奏疏请辞。天启四年(1624年),叶向高获准辞归,加太傅衔。天启七年(1627年),叶向高病逝,终年六十九岁。崇祯初年,追赠太师,追谥文忠。叶向高善于决断大事,任首辅期间,为明神宗出谋划策,调剂大臣之间的关系,更对维护太子正统、遏制魏忠贤的势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    【**】萧如薰,生卒年不详,字季馨,延安卫(今陕西延安市)人,明朝将领,生于将门,都督同知萧文奎之子。 万历中守平虏城,万历二十年(1592年)春天,在抗击哱拜的战争中,坚守孤城,巧用计谋斩杀哱云,与李如松等共同平定叛乱,升官职为都督同知。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八月,击退著力兔等部落的侵犯。天启元年(1620年),统帅神机营。天启五年(1625年)夏天,被魏忠贤一党弹劾,被免去职务。崇祯初年去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