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书网 > 大佬请我拍电影 > 第十二章 电影的基调

第十二章 电影的基调

品书网 www.pinshu.tv,最快更新大佬请我拍电影 !

    徐远本来瘫坐在沙发上的身子猛的一挺,板正板正的,“那我可就真说了,都是外行人的话,听了可别笑话我。”

    “怕什么,关上门就我们四个人,说出去丢的又不仅仅是你的脸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总导演,既然你想当,就得拿出个样来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“首先我得问你,你到底要拍出个什么东西,你想表达什么,这个很重要。”张顺丰严肃的看着他。

    “对头,你立个锚,凭我们几个人的经验,只要有偏离立意的,我们都察觉都出来,也可以及时拉回来。”这是乌孟克。

    “前提你得说出个道理,让我们认同的道理。”进入工作状态的王喜不再是笑脸相迎。

    “别搞得这么严肃嘛,放轻松。”徐远反倒是笑了起来,他拿起记号笔来到写字板前,写下几个大字。

    ——津津乐道。

    “???”张顺丰

    “???”乌孟克

    “???”王喜

    你写的这个玩意跟我们以为你会讲的,完全不是一码事啊,就这四个字,跟电影有关系吗?

    “我到底要拍出个什么来呢?”徐远双手撑在会议桌上,“我希望电影里有无数的闪光点,他们能成为一个个名场面,一个个经典画面,哪怕到了五年后,十年后,都还会有人在议论这些画面。”

    看着几人有些疑惑,徐远擦掉写字板上面的字体,在上面画了个球门,球门前,两个火柴人各自站在一方。

    “队友接连负伤被送下球场,星正面对队员不足的绝望都咬破牙龈流血时,一身白裙的阿梅出现。”

    “在专属阿梅的温柔系钢琴曲BGM响起时,阿梅来了,她戴着编织的草帽,就好像是来郊游。”

    “阿梅抬起了头,露出灿烂的笑容,那笑容是如此的干净,如此的温柔,如此的暖彻心扉。”

    “他看着她,她看着他,球场上的队员,几十万的观众,仿佛都在他们的世界里消失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世界只有他和她。”

    “彼时,阳光正暖,微风徐徐,卷起球场的草地像海浪一样,从星这边,向着阿梅澎湃而去,澎湃而温柔,温柔的吹动着长发和裙摆。”

    “白裙飘飘……”

    “画面很美啊,可徐导你这画技,看起来就像两个小学生放学后去操场约架。”乌孟克笑得一脸油腻。

    “靠。”王喜很不爽,“我都有感觉了,脑海中蹦出好多想法,你这一吐槽,全缩回去了。”

    张顺丰定定看着写字板,仿佛眼前就是那个微风吹拂的球场,而不是两个火柴人。“怪不得你会那样安排编剧组,要想这个画面让人津津乐道,一定不只是画面美。”

    “它要有情绪,很浓的情绪,然后要在这么一个画面中引导着观众把情绪都爆出来。那么这个画面就会深深刻在观众的脑海里。”

    “它需要大量支线情节的铺垫,然后让这两个人的再次相遇充满了极其令人期待的、戏剧性的情绪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有好多想法。”

    乌孟克扬了扬手中的剧本,“你们两个都没好好看剧本吗,我可是来回琢磨了好多遍,就刚刚徐导说的这些,剧本里一字不漏的都描述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我有一个疑问。”乌孟克熟练的翻开某一页,“这么美的一幕景,BGM完结后,星走过去,对着阿梅说,‘地球太危险了,你还是快回火星吧’。这是个什么鬼安排?这不是一下子就把之前好不容易积蓄的情感都泻掉了吗?”

    这就是星爷式的无厘头啊。

    他的电影里的人物情感是含蓄的,用诙谐来盖住那一层浓烈和夸张手法,反而愈发让人感受到美好。

    不过徐远也有自己的见解。

    “情绪是属于观众的,感动也属于观众的,星只想赢得比赛,阿梅只想帮星赢得比赛,如此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不能放任情绪积蓄蔓延,还打不打比赛了,普通人很现实的,没那么多功夫谈情说爱,得生活得忙着干活啊。”

    “得克制。”

    “啪嗒一声,就又回到了热闹的赛场来。”

    乌尔善又翻了翻剧本,来到前面,“还有这里,铁掌水上漂的这个胖子出场的画面,有个人喊‘贾君鹏,你妈喊你回家吃饭’,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对情节有什么推动吗?”

    我也不懂,我也搞不清楚它为什么会火起来。徐远嘿嘿一笑,“这是一个尝试,我也说不清楚,你们先别管它,也就多几秒的背景镜头而已。”

    会议室的讨论声慢慢的多了起来,无数的东西被修改,也有无数的画面被修饰……

    桃子一脸诧异的站在会议室外,本来想推开门的,看了看几个人,又轻轻的关上。

    这徐远很有能耐啊,这才一天时间,就让这几个骄傲的人接受自己了?

    会议室的讨论渐渐扩散到外面来。

    摄影师加入,灯光师加入,画家加入,后来美工组和编剧组也加入了进来。

    人们一个接着一个问题的不断深入挖掘着徐远的想法,直到再也问不出什么来,大家又转头互相讨论起来。

    剧组前期工作做得是热火朝天,角落里,徐远一脸被玩坏的表情瘫在椅子上。

    再也榨不出任何豆汁的残渣,失去了它的价值,就等着喂猪吧。

    但他还是鼓起精神,坐到几个副导演旁,认真的听他们讲,将所有的分析,所有的手法,囫囵吞枣的都记忆了下来。

    再次游离剧组之外,但他却有一种莫名的感觉,这是自己的剧组,这是自己的电影。

    肩膀,莫名变得有些沉甸甸的。

    不能辜负这些人的努力啊。

    通过剧情和人物角色情感的变化来推动剧情,不断的叠加和反转,最终达到一个情绪的最大值。然后通过某个画面引爆出来。

    这个是很基本的手法。

    但难的就是那么多个画面的铺垫要有层次的叠加在一起,要有节奏感,要张弛有度。

    然后编剧一号小组有话说,他们不管这些,只管整体故事的完整性和流畅度。到底有没有好好的把一个故事讲好,这是关键。

    就像一个软件项目,架构师理顺了整个项目,条理的安排下去。

    接着,就等下面这群人才将它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