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书网 > 大明无敌皇孙 > 第173章 登基大典

第173章 登基大典

作者:小牛不是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品书网 www.pinshu.tv,最快更新大明无敌皇孙 !

    “皇上要做什么,不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可以阻拦的。”

    二人相视一眼,无奈的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他们都是朱允熥的心腹,亲眼看着他从一个明君变成昏君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
    几日之后,终于迎来了登基大典。

    今日之后,他就是大明真正的皇帝了。

    还是吴王的时候他就想想当这皇帝,如今真正得到了,心里又十分沉重。

    他在一群太监的簇拥下,穿上了崭新的龙袍和冠冕,随即就往奉天殿走去了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冯霜穿戴上凤冠霞披,今后她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了。

    二人在奉先殿的门口相会。

    朱允熥牵着她的手一步一步走上汉白玉的台阶上。

    惹的一旁的林如曼很是羡慕。

    第一次见面的时候,她就一见倾心。

    奈何现在只能将对他的喜欢埋藏在了心底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鞑靼来的奸细,她何德何能知跟大明的皇帝在一起。

    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,他们一同朝着那张至高无上的龙椅走去。

    这登基大典就相当于是昭告天下,这个国家换了一个皇帝。

    朱元璋坐了几十年的龙椅现在就摆在他的面前,而朱元璋则是坐在龙椅一旁的椅子上。

    他已经不是皇帝了,这个龙椅自然做不得。

    叩拜朱元璋之后,他就正式的坐在了这张龙椅之上。

    看着朝下的百官,有自己的心腹,有自己的亲舅舅,还有一些反对自己的人,反对他这个年轻的帝王。

    他不知道这些百官有多少人是真心奉他为皇帝的。

    不知道当中还有哪些是别的亲王的心腹。

    更不知道那些小国有没有派奸细进来。

    东哥今日可是精神焕发,在他扯着嗓子高喝之后,满朝文武都对着这个新帝行三跪九叩之礼了。

    若是平日早朝,无需行这样的大礼。

    “臣等叩见皇上!”

    震耳欲聋的声音,让坐在一旁的冯霜都为之动容。

    他昂首挺胸,双目注视着朝下的百官。

    现在天地之间,好像他就是主宰。

    眼神中也不再带有稚嫩,而是一个成熟的帝王。

    今日开始,天下之人的性命就全掌握在他的手中了。

    这种主宰天下苍生生死的感觉简直令人沉醉。

    他是天子!

    天子受命于天,是百姓眼中的神。

    他的权威不允许任何侵犯。

    因为林如曼的事情,这些文人士大夫给他的脸色并不好,全都认为他是昏君。

    只是朱元璋已经传为给他了,他们没有办法。

    随后,在封赏丽妃之时,朱元璋竟一句话没有说。

    孙子抢走了爷爷的妃子,这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。

    这简直是有违纲常伦理。

    看着朝下站着的士大夫一个个憋的满脸通红,他觉得心中很是痛快。

    等收复了鞑靼,看他们如何说!

    同时他们也被朱允熥身上的帝王威压也震慑住了。

    他们不明白一个年纪轻轻的人,为何会散发出如此震撼的帝王之气。

    “太上皇莫不是老了糊涂了,这么荒唐的事情都不阻拦。”

    刘三吾回到内阁,生气的直接将官帽置于桌上。

    “哎,且不说别的,此女的来历不明,只怕会危害到大明江山的基业啊!”

    “我等深受皇上的信任,才来到内阁,绝不能让这个狐狸精迷惑皇上!”

    “齐大人说的是,早知当初,应该让贤王殿下来.....”

    “放肆!皇上的登基大典才刚过!”

    方孝孺立马就呵斥了黄澄!

    黄子澄向来跟朱允炆交好,当初朱元璋任命吴王为皇太孙的时候,他就颇为遗憾。

    朱允炆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学生。

    见到此番景象,他更是想起了还远在杭州府的朱允炆。

    “难道我说的没道理吗?贤王殿下怎会做出这种有违纲常伦理的事情来!”

    黄子澄吹胡子瞪眼的看着方孝孺。

    对于这个进入内阁不久的人,他一直都不太喜欢。

    凭什么他是宋濂的学生就可以一进来就受到他们爷孙二人的重视。

    尤其是朱允熥,对他尤其看重。

    “身为臣子,怎能评价君王的不是!就算皇上有什么过错,咱们也要尽心尽力的去辅佐皇上。”

    方孝孺开口呵斥道。

    “哼,你深受皇上重要,自然会这么说。”

    “你!”

    方孝孺被他的话气的不轻。

    “你怎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!”

    “行了,都闭嘴!”

    “皇上当年亲自南去剿灭倭寇,又亲自建立了难民集中营,解决了大明这些年来难以解决的问题,仅仅因为一个女子就在背后议论君王,咱们又有何颜面呆在这内阁!”

    刘三吾的话点醒了大家。

    听到此话,黄子澄羞愧了脸红了。

    朱允炆虽然贤明,但是他从未为大明立下什么功劳。

    “还是尽快想想这件事该如何办!”

    相比较士大夫这边,武将倒是显得轻松自在。

    尤其是蓝玉那帮人,虽然他的权力已经全被剥削了,他手里的千名义子也将不复存在。

    但是朱允熥能当上皇帝,他是发自内心的开心。

    登基大典之前,朱允熥还特地召见他谈话过。

    当初的开国功勋,已经没剩下几个了。

    他的四叔虽有将才,但毕竟不是自己的臣子,再加上他狼子野心,这些军事要务还是得交给自己人处理。

    他告诉蓝玉,当初这么做就是为了保他蓝氏一脉的性命。

    自古以来,功高盖主的人都没几个好下场。

    朱元璋已经对他再三的忍让了,但是他都不懂得收敛,朱允熥才会作此决定,将他架空。

    得知自己还有重上战场的机会,蓝玉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戾气。

    甚至为自己说的话感到惭愧。

    一个将领,一生的价值都在行兵打仗之上了。

    他们可不愿意就这样呆在家中养老,男儿就应该出去保家卫国。

    赋闲在家的日子,经过蓝夫人、开国公等人的一番劝解,他意识到以前的确是自己太过于嚣张跋扈,手底下的那些义子更是仗势欺人,丝毫没有把大明律法放在眼里。

    如此这般,又怎能让君王信任他。

    朱允熥的野心可不仅仅是鞑靼,这只是个开胃菜而已。

    鞑靼不过就是一个由游牧民族集合的一个小国家,他真正的目的是北方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