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书网 > 她和他的寻母之旅 > 14 老沙、小伙子和养蜂人(下)

14 老沙、小伙子和养蜂人(下)

品书网 www.pinshu.tv,最快更新她和他的寻母之旅 !

    帐篷搭起,晚饭也好了。大娘女儿做的是地道的四川燃面。水叶子面上,洒满雪菜末、肉末、花生碎、葱花,再舀上现炸的辣椒油,别提多香了。她体贴地给老沙和小雪的碗里没放辣油,让他们按口味自己添。老大娘蹲在地上洗起了筷子,絮絮地念叨着:“筷子我都洗干净了,放心,不脏。”

    大娘女婿提议,现在暑气未消,不如支上小桌,在户外吃晚饭。吃完饭还可以点起篝火,大家跳跳舞,唱唱歌,体验一下不正宗的草原生活。

    大家都说这真是个好主意。老沙更是开心,他已经好多年没有和大家一起围着篝火,载歌载舞地欢聚了。女婿支桌,老沙拿凳,小雪摆筷,女儿端面,老大娘盛了满满一盆泡菜。大家一起七手八脚地把晚饭摆上了桌。老沙浇了一点点辣椒油,将燃面搅拌均匀,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。味道鲜香麻辣,在嘴里越嚼越香。小雪也吃得眉开眼笑,抱着碗不肯松手。

    大娘女婿宠溺地看着小雪,笑道:“我们也有一个儿子,在上寄宿初中,成绩还算不错。”提到儿子,大娘女儿的脸上也添了些骄傲的神色。

    老沙感慨地看着他俩:“你们养蜂供孩子念书,真是不容易。但孩子的教育总是值得的。等他读出来,前途肯定不可限量。”

    听了这话,女婿和女儿都双双笑开了。老大娘还顾自念叨:“我们就是社会最底层的人。真正有文化有素质的人是不会鄙视我们。只有那种二不挂五的二杆子才会瞧不起我们……”

    女婿问起老沙他们旅行的缘由。老沙简略地讲了一遍,他们一家人都深受感动:“你大老远去北京?就是为了带小雪找妈妈?”

    老沙点点头,旋即失落的说:“可现在我们身上的钱都被骗走了。所以还是先回草原去。这次就算是积累经验,等做好充足的准备后再上路。”

    一家人面面相觑。小雪低着头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老大娘刚想开口说话,被女婿按住了。

    他接口说道:“你们已经走了一半了。现在放弃,有点可惜。钱是很重要,但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重要。”

    老沙嗫嚅半晌,不知该怎么回答。女儿打了个圆场道:“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,我去把篝火点上吧。”说着她把提前准备好的柴堆点燃。树枝噼啪作响,一团红红的火焰升了起来。女婿找出了几根蜡烛,坐在喝空的啤酒瓶上,点燃后放在每个人旁边,照亮了大家的脸庞。老大娘去切了些土豆、韭菜、馒头片之类的吃食,用树枝穿了,就着篝火烤串。女儿给烤好的串串刷上辣椒酱,分给每个人。

    天色已经黑透了,大家围着篝火边吃边笑,边笑边聊。女婿兴致大发,打着手电、拿着钢盆钻进旁边的树林里,一会儿就带回来一盆底知了猴。他把知了猴放在火里烧熟了吃。老沙尝了一个,感觉比大虾还鲜嫩。小雪不敢吃虫子,女儿递给她一块大白兔奶糖。奶糖不知放了多久,糖纸已经粘乎乎,打开时还拉起了长丝。但小雪还是把它放进嘴里,甜甜地道了声谢。

    老大娘费力地搬出了一个大塑料瓶,里面是她采山葡萄酿成的酒。老沙向来滴酒不沾,可此情此景,面对着这样淳朴善良的一家人,再不喝酒实在太煞风景了。一轮晶莹的满月挂在树梢,圆得正如老沙手中的酒杯。老沙试探性地呷了一口,久违了二十二年的醇厚滋味直涌心头。小雪也好奇地蘸了一筷子,说太辣了,没葡萄汁好喝。大家一哈哈大笑起来。女婿拿出支口琴欢快地吹奏一曲,老大娘接着唱了首四川山歌。

    小雪摇着老沙的胳膊,撒娇说:“爷爷,那首歌我大概学会了,我们一起唱吧。”

    老沙笑着点点头。两人一起站了起来,仰望夜空,悠扬的歌声响起:

    月夜多清爽哟,

    银星把眼眨。

    分别这样久哟,

    思念中把歌唱。

    遥望天边的群山,

    像是在我手掌上,

    亲爱的人儿啊,

    就像在我身旁。

    月光下的草原

    多像一幅美丽的画

    虽然与你远隔千里

    但愿此时共天涯。

    歌声终了,大家都静静沉浸在袅袅的余韵里,无人说话。老沙静静环抱着小雪,觉得此情此景,正如歌里唱的那样——夜风轻拂,星空闪烁,明净的月华静静地流淌在心田。

    沉默良久,大娘女儿站了起来。她不知何时已脱下系在身上的围裙,换了一条亮片红舞裙。她像换了一个人一样,羞涩褪去,高高地仰着头,轻拍双手,围着篝火跳起了新疆舞。石榴红的大裙摆飞速旋转,闪耀着灿烂的光芒,像一朵盛开的烟花。老沙和小雪禁不住齐齐喝起彩来。

    真奇怪。他们和养蜂人一家明明今天才相遇,觉得像是久别重逢一般。和萨日朗也是,和杨柳也是,许多“交浅言深”的话,自然而然地就讲了出来。这些美好的人儿,无私地给予他们帮助,他们这一老一小才可以走到现在。自酿葡萄酒的度数并不高,可老沙早已陶醉在此时此刻:真好,可以如此自在地聊天、喝酒、享受久违的月夜。真好,山顶瞭望站不再是他的全世界,这世上多了许多他在意的人。

    夜深了,一番讨论之后,女婿提议合唱一首大家都会的歌——《难忘今宵》。女婿主唱,老大娘和女儿伴唱。老沙跟了几个小节,连小雪都能随着哼出调子。当最后一个尾音消失在空气中,大家自发地鼓起了掌,为自己,也为篝火边的每一个人。

    第二天,养蜂人一家一大早就起来了。他们得赶着在蜜蜂外出采蜜之前,把蜂蜜摇出来。经过一夜的酝酿,清晨的蜂蜜最醇香成熟。女儿在门前点一堆艾草,再点喷烟壶把蜜蜂驱赶走。女婿戴上防护帽和橡胶手套,耐心地割蜜、摇蜜,进行着庄重的仪式。摇完蜜,老大娘用搪瓷缸子冲好新鲜的蜂蜜水,送给刚睡醒的老沙他们品尝。

    甜丝丝,香喷喷的蜂蜜水沁入心脾,老沙和小雪迅速清醒过来,伸着懒腰起床洗漱。他们刚洗漱完,早饭就摆好了。老沙惭愧地低下了头,面对如此体贴的招待,自己却无以为报。就算拿出最后的八十来块钱,也抵不过这一宿二餐的费用,还会玷污他们一家人的情意。

    小雪想了想,从背包里翻出件东西,跑到大娘女儿面前,塞进她的手里。老沙定睛细瞧,是出发那天小雪在草原上捡的石头。一路上,小雪对这块石头爱不释手,常常把玩。老沙也看惯了这块灰白的石头,以及上面点点炭黑和肉粉的杂色。只是没想到,小雪会将这本要带给妈妈的,来自草原的祝福,送给他人。大娘女儿惊喜地捧着这块石头拿给她丈夫看。女婿点点头,说这是花岗岩,非常坚固的石材。也就是这样的石头,才能在草原上饱经风化,依旧坚定地存在。

    吃过早饭,老沙抚了抚饱胀的肚子,轻轻地说:“我们该走了。”

    “去哪儿?草原还是北京?”女婿投给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目光。

    “你觉得呢?”

    “你要去北京。”女婿信心十足,一口白牙笑得极其灿烂。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没有理由。我知道你一定会继续往北京走,就像你知道我一定会去草原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那——说好了。明年,春天,我们草原见。”

    “草原见。”他们两人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,许下了珍贵的承诺。老大娘和女儿抚摸着小雪的头,不舍地把她搂在怀里。小雪静静地依偎在她们怀中,感受着此刻的美好与温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