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书网 > 江左寒门 > 第八十六章 借点运气什么的应该不难?

第八十六章 借点运气什么的应该不难?

作者:傲娇的白猫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品书网 www.pinshu.tv,最快更新江左寒门 !

    山南水北谓之阳,山阴县自然就是在会稽山的北面。

    谢氏庄园并未如贺氏等大多数士族一般将庄园修在镜湖之畔,同时围湖造田,而是倚着清幽的山林。

    入夜人声消停之时,听那松涛叶浪,亦是别有风味。

    谢氏庄园的一间精舍之中,张恪眉头紧锁,满面沮丧,却无半分悠闲。

    在傍晚的那场风波之后,青龙带着六个精锐的谢氏部曲快马加鞭去追赶柏舟,还不一定能追得上。

    因为到建康的道路不止一条。

    张恪蹲在地上,无力地搓了搓脸。

    说到底,他本质上只是一个考古研究所里,二十出头的小年轻,来到这东晋,除了占据一点点超越时代的眼界优势,和熟知历史走向的记忆优势,在谋算之道上,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可言。

    就这个想当然的毛病,就犯过几次了。

    前有王悦相助,后有刘惜补锅,此番莫不是就要用柏舟和赵甲的性命来填?

    他没有怪柏舟和赵甲擅自行动,只是在责怪自己的蠢。

    一次错误叫失误,两次错误叫大意,一错再错,就是真的蠢了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“你说你怎么蠢成这样?”

    另一边,谢裒无语地看了一眼谢据。

    此刻的书房中,谢裒、谢安、谢据都在。

    不过谢安还是不理他二兄,只默默坐着。

    谢据自知理亏,也不敢多言。

    “不管咱们跟不跟一个寒门接触,那都不是跋扈骄横的理由。那种事情,你让人通传一句又有何妨?哪怕你告诉我呢?人家来第二次,你居然还守在门房那儿等着将他赶出去。你......你说你恶不恶心啊!”

    越说越气,谢裒拿起一旁的塵尾就给了谢据一下。

    谢据下意识要躲,最终却硬生生地受了这一下。

    出了气的谢裒恨了他一眼,“下去闭门反省,这两天不许出门!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谢据看了一眼一旁始终低头不言的三弟,叹了口气,默默退出了房间。

    “如果柏舟和赵甲出了事,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长恭。”

    待房中重回寂静,谢安抬起头,静静看着父亲。

    谢裒沉默。

    “父亲,长恭是在给我们送好处的,否则自己就能找齐人手护送。”

    谢裒依旧沉默。

    谢安回忆起青龙在临走时,郑重朝他一拜,“谢郎君,小郎君的安危就拜托你了。”

    少年热血,汹涌澎湃。

    “父亲,我们就不做点什么吗?”

    谢裒终于叹了口气,“阿大,关于雅集,我新添了些想法。”

    阿大,是谢安的小字。

    谢安明白,这就是父亲的表态。

    在他们的世界里,很少有直白的喜爱和道歉,一切都可以隐晦地用利益来表达。

    这一套隐晦的“语言”,说的人,听的人,都明白,不明白的,自然就会被逐出那个圈子。

    默默听完父亲的讲述,谢安起身拜别,退了出去。

    谢裒静静坐在房中,回忆起了曾经听到过的建康传闻。

    夜深人静,谢安望着张恪房中的灯火,微微摇头。

    当然,不是像皇帝司马衍那般心疼灯油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第二日,张恪和谢安坐上牛车,去往谢氏在东山的别业之中。

    谢安看着张恪,“长恭,我们所不能控制之事,便宽心以待结果,因为忧虑无用。”

    “我只是在自责。”张恪强笑一声,“咱们这是去何地?”

    为了开解张恪,谢安的话也多了起来,“族中的东山别业,我最喜欢那儿了,环境清幽,山水相依。”

    东山啊,这我可知道。

    那种历史和记忆重合的奇妙感觉再次出现,张恪看着庞大的队伍,笑问道:“安石兄每次去东山,阵仗都这么大?”

    谢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“自然是不会,此番去这么多人,是有要事。”

    “跟我没关系就行。”张恪下意识觉得有些不妙。

    “那个,长恭啊,我父亲组织了一场雅集......”

    我就知道,肯定会有这些戏码!

    张恪道:“我一介寒门,这种士族雅集还是不要掺和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额......长恭,这个雅集就是专门为你准备的。”

    张恪:“......”

    现在回上虞还来得及吗?

    接着谢安将这场雅集的前因后果照实说了,他也不愿意用什么谎言欺瞒。

    因为一个谎言产生之后,必然就是无数个接踵而至的谎言,安石兄觉得麻烦。

    “后来又因为柏舟的事,父亲心中有愧,便决定将雅集改一改,按照金谷园旧制,以吟咏诗文为主,玄谈辩难为辅,为长恭扬名,至于先前那些算计,便就此作罢。”

    张恪静静听完,“安石兄有心了。”

    谢安对张恪的从容镇定十分佩服,“长恭不怕吗?”

    “怕啊!可是怕没用啊!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,好一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长恭,你一定行的!”

    吟咏诗文?不就是抄嘛,这我还真是不怕。

    一个稚气童声在后面的牛车中喊道:“三兄,你怎么不带我乘车?哼!我不喜欢你了!”

    张恪扭头一看,一个稚童正伸出脑袋,朝着自己这边喊道。

    谢安尴尬一笑,“那是我五弟谢石,年纪尚幼,与我最亲,此番也跟着去长长见识。”

    谢石?

    张恪心头一动,这可又是一位小母牛坐火箭的角色啊。

    “不如请五郎君过来坐吧,多一个稚童也不妨事。”

    谢安便依言朝谢石喊道:“石奴,你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谢石的小字就是石奴。

    很快,兴高采烈的谢石便被举上了牛车,他紧紧挨着谢安坐下,略带拘谨地看着张恪。

    “三兄,这人长得比你还好看呢!”

    谢石悄悄地附在谢安耳边,郑重其事地道。

    “瞎说什么大实话!”

    谢安哭笑不得,“我来给你介绍一下,这位是上虞张氏的张郎君,张恪,张长恭。”

    “张郎君安好。”

    谢石赶紧起身,一板一眼地朝着张恪行礼。

    也多亏个子还不高,不然定要碰着车棚。

    砰!

    张恪就蠢了。

    揉了揉脑袋,“石奴安好。”

    看得谢石哈哈直乐,瞬间就没了拘束感。

    不多时,谢石甚至坐到了张恪的身旁。

    张恪摸着谢石的脑袋,悄悄对这个未来将统领东晋大军,率领谢玄、刘牢之等人大破前秦,取得淝水之战壮烈胜利的猛人许愿。

    沾点光,借点运,保佑我以弱胜强,成功装哔,不要那啥不成反被那啥。